<address id="hzvrf"></address><noframes id="hzvrf"><noframes id="hzvrf"><form id="hzvrf"></form><form id="hzvrf"><th id="hzvrf"><track id="hzvrf"></track></th></form>
    <noframes id="hzvrf">

    <address id="hzvrf"></address>
    <form id="hzvrf"></form>

    <address id="hzvrf"><th id="hzvrf"><progress id="hzvrf"></progress></th></address>

      <form id="hzvrf"></form>

      <address id="hzvrf"><th id="hzvrf"><th id="hzvrf"></th></th></address>

      <noframes id="hzvrf">

        中國環境報記者李莉 范曉黎

        中央環保督察組去年7月進駐江蘇省,為深入落實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江蘇相繼出臺《江蘇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責任規定》和《江蘇省生態環境保護制度綜合改革方案》,印發《加強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通知》,有針對性地制定了“兩減六治三提升”專項行動方案、蘇中蘇北地區生態保護網建設實施方案以及與污染物排放總量掛鉤的財政政策,堅持即知即改、立行立改。目前,江蘇正按照整改方案中的目標、責任、措施和時限,有序開展整改工作。

        取締非法養殖 污染治理提速加力

        “以前從這邊經過,豬糞都堆得高高的,在場地上曬,氣味相當難聞?!碧K陳鎮黨委委員、人大副主席孫宇說。5月中旬,當記者來到泰州市海陵區蘇陳鎮內通榆河邊的蘇盛養殖場時,水清草綠,一派夏日的生機景象。

        今年3月底,養殖場老板主動從蘇州趕回來,將規模為7000多頭豬的養殖場關閉,鎮政府除了給予養殖戶一定的補償外,還幫助他們再就業。

        畜禽養殖污染治理,特別是禁養區養殖場拆遷,多年來是各地農村環境問題的“老大難”。江蘇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方案也明確,今年6月底前,關閉或搬遷通榆河一級保護區內的所有規?;笄蒺B殖場,嚴格執行《江蘇省通榆河水污染防治條例》有關規定,禁止在通榆河一級保護內新建規?;笄蒺B殖場。

        通榆河流經地的鹽城、南通、連云港、泰州、揚州等5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均成立了相應的領導小組,明確責任部門,按照規定全部完成了禁養區劃定,在此基礎上開展養殖場戶調查摸底,制定整改方案,積極推動區域內的畜禽養殖場整治,痛下決心堅決取締非法養殖場。

        據統計,通榆河水源一級保護區內,鹽城市依法關閉養殖場39家,南通市已關閉14家并與42家養殖場簽訂了關停搬遷協議,泰州13家養殖場已全部關閉……

        在江蘇,圍繞全省“兩減六治三提升”專項行動目標任務,以優化畜牧業結構、加快推進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化肥農藥減量化為抓手,積極推進畜禽養殖污染及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全面展開。

        截至5月5日,13個設區市全部完成禁養區的劃定,應關停養殖場戶9131家,已關閉搬遷養殖場戶6211家,完成動態任務量的68%。

        江蘇省農委主任吳沛良介紹說,江蘇將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區域布局調整優化,在總量控制的前提下,指導督促各地制定畜牧業生產區域布局調整優化方案,科學確定區域畜禽品種和規模。

        整治非法碼頭 力保長江生態安全

        “近年來,長江、通榆河干流及沿線安全生產、交通運輸事故頻發,不少事故衍生的環境污染問題威脅飲水安全?!备鶕讲煲庖?,江蘇省政府要求省交通運輸廳、江蘇海事局、省安監局以及各設區市市委、市政府立行立改,完善水上交通運輸污染防治機制,保障飲用水源安全,并在“十三五”期間取得明顯成效。

        江蘇省政府分管領導專門致信省內沿江各設區市市委書記、市長,要求各地切實加大非法碼頭整治力度;4月10日,全省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推進電視電話會議上,省領導再次對沿江非法碼頭專項整治進行了部署。

        據了解,江蘇沿江非法碼頭主要分布在南通、南京、鎮江等區段,以經營砂石、建材為主,共118個,原計劃應拆除89個、應規范提升29個,后經調整為計劃拆除112個,規范提升6個。

        截至目前,江蘇沿江118個非法碼頭中,已拆除111個,完成規范提升6個,合計占總數的99.2%。

        下一步,江蘇省將在鞏固現有整治成果基礎上,加快推進后續整治。認真落實“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要求,攻堅克難,狠抓落實,繼續保持當前整治工作的高壓態勢和工作力度,再接再厲,加強聯動,合力推進。

        打擊非法采砂 保護“兩湖”生態環境

        中央環保督察組在江蘇督察時明確提出,建立健全洪澤湖、駱馬湖“禁采”長效機制,不發生大范圍集中偷采行為。

        去年以來,兩湖地區各地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在全省全面推行河長制的實施意見》,結合全省“兩減六治三提升”專項行動,及時跨區域抽調執法力量,對非法采砂活動突出的水域,實施聯合打擊、交叉執法,先后抓獲60多條采砂船移交地方處理。經過綜合整治,駱馬湖銀魚魚汛在消失十多年后再次出現,洪澤湖大溝頭水域恢復了往日平靜,兩湖生態環境有了進一步改善。

        淮安、宿遷、徐州三地市政府主要領導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禁采工作,并親赴洪澤湖、駱馬湖調研,現場會辦,明確禁采工作主要目標、具體措施等。

        除此之外,江蘇省在“禁采”方面還做了大量工作?;窗?、宿遷水利部門還對洪澤湖采(運)砂船進行調查摸底,形成數據翔實的采砂船信息調研報告,并著手起草采砂船化解方案?;窗?、宿遷市政府建立洪澤湖非法采砂船集中??奎c制度;省洪澤湖水利工程管理處在各??奎c水域設置10個浮筒,明確??奎c的水域界限;宿遷市對駱馬湖集中??繀^的173條采砂船建立物理隔離措施;邳州市成立近60人的專管隊伍,實行對集中??奎c的完全掌控;泗陽縣采取白天巡查全覆蓋、夜晚東西線蹲守的方式,實現全天候打擊。

        高壓態勢下,駱馬湖畔仍有部分船主經不住高額利潤誘惑,頂風作案。對此,宿遷水利、公安等部門也加強聯合督察力度,在今年開展駱馬湖“地炮”專項整治行動,對隱匿在戴場島、運河航道的采砂船、“地炮”一律強制扣押到黃口集中??繀^或者摧毀其采砂機具。目前,全市已對376條采砂船建立物理隔離措施。

        今年,江蘇將投入2000多萬元兩湖禁采經費,動態跟蹤滯留采砂船清理情況,及時掌握兩湖滯留采砂船的數量及分布,同時還將制定出臺專門的政策法規,為公安、司法機關辦理非法采礦、破壞性采礦刑事案件提供依據。